受强寒潮影响,武汉市出现大面积降雨降温天气。寒潮对本地蔬菜生产有何影响,如何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稳定有序?11月29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农技推广中心保供小组,走访江夏区多家蔬菜生产基地及产地市场,了解当前蔬菜生产保供和价格情况。
“穿冬衣、喝井水”,本地蔬菜“鲜嫩”抗寒有妙招。29日上午,江夏区金口街长江村紫金蔬菜合作社,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大棚内成片的绿色蔬菜生机盎然。大棚外雨水敲打着棚顶哗哗作响,棚内社员们正在菜地里麻利地采摘着菠菜、毛白菜、红菜薹、茼蒿等时令蔬菜。
紫金蔬菜合作社拥有400亩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菠菜、小白菜、菜心、芹菜等快生菜。合作社社长彭传红介绍,秋冬季合作社蔬菜品种有十多个种类,今年立冬后气温一直偏高,各品种快生菜长势比往年还要好,产量更高。
走进毛白菜大棚看到,当天的头茬毛白菜已经被采收打包等待装车。随意捡起一片打落的杂叶,轻轻一掐,菜叶就溢出了汁液。彭女士介绍,近年来紫金合作社加大了蔬菜病虫害防治力度,化肥以绿色酵素“生物菌肥”为主,既活化和改良了土壤,又进一步提高了产量。“传统毛白菜种植每个大棚年产量在6000斤左右,使用生物菌肥,产量提高到了7000斤以上。”
江夏紫金蔬菜合作社大棚蔬菜长势旺盛。
在江夏区紫金合作社、湖北金口农贸蔬菜物流交易中心、武汉尊农农业公司等多个基地和物流中心,了解到,受气温偏高和疫情运输等因素影响,秋冬以来,武汉本地叶菜类蔬菜地头平均收购价在1元左右,相比往年价格更低。
以种植“铁杆大葱”为主打品种的武汉尊农农业公司,在江夏区赤矶山村有蔬菜种植面积650亩。该公司以大葱、大白菜、包菜、菜薹等露天种植为主。公司负责人祝先生介绍,往年该公司蔬菜主要销往陕西、成都、太原等外省为主,当前蔬菜外运较困难,在区农业农村局和街道的帮助下,公司积极拓展了白沙洲大市场销售渠道,目前日销蔬菜在3吨左右。
湖北金口农贸蔬菜物流交易中心,是江夏金口街长江村为沿线种植户设立的产地自由贸易市场。临近中午,武汉雄美农业负责人程翔还在交易中心里和员工们一起打包来自美团的莲藕订单。程翔介绍,雄美农业主要经营电商大仓配送业务,品种以江夏优质莲藕、大白菜为主,配送平台包括美团、淘菜菜、兴盛优选、多多买菜等。
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武汉发布,如涉版权,请通知0537-3163971删除。
|
![]() |
![]() |
![]() |